恩施富硒面條生產(chǎn)廠家為大家總結了下面幾個有關面條的知識點,供大家參考學習。
面條需要用蛋白質含量高的面粉來制作?
面粉中蛋白質含量的多少和用途有密切的關系。面團具有較好的黏性、韌性和延展性,這與面粉中的面筋蛋白有關。面筋蛋白是由面粉中的蛋白質轉化而來,具有黏性與彈力的一種物質。
在小麥粒中間部分的蛋白質中,面筋蛋白比例更高。表面麩皮部分不僅面筋蛋白含量低,而且因為纖維素含量過高,會阻斷面筋蛋白的連續(xù)結構,影響面團的彈性和韌性。因此,全麥粉做成餃子皮容易破,做成面條容易斷條,做成面包則不那么膨松。
一般來說,面粉中的蛋白質含量越高,面團的韌性和彈性就越好,拉伸和煮制時越不容易斷條,口感也越筋道。
面條中能否添加增筋劑?
我國傳統(tǒng)種植的大多數(shù)小麥品種面筋蛋白含量較低,在無法改變面粉中蛋白質含量的情況下,人們用很多方法來改變面條的口感。比較常見的方法是在面粉里加入鹽,利用離子的作用,使面筋蛋白之間的相互作用加強,從而不容易被煮爛。超市售賣的掛面產(chǎn)品,配料表包含食鹽或氯化鈉。家庭烹調(diào)中,也常在和面時加點鹽來達到增筋的效果。
還有在面團中加入堿。在堿性條件下,面筋蛋白里的巰基容易失去氫,更易在蛋白質分子之間交聯(lián)形成二硫鍵,比如在蛋白質之間拉上很多繩子,將其拴在一起。蛋白質之間越緊密,越不容易松散,面食的筋力也就越強。
除了加鹽和加堿外,其他讓面條變筋道的方法還有添加谷朊粉、氧化劑、植物膠、保水劑和酶制劑。只要用法和用量符合國家相關法規(guī),則不會引起食品安全問題。
如何提高面條餐的營養(yǎng)價值?
面條只是面做的,如果吃面條搭配一點咸味的鹵汁,在一定程度上,吃面條和吃饅頭配咸菜差不多,除了面里的營養(yǎng),其他食物中的營養(yǎng)素都嚴重不足。
面粉中不含有維生素C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2,其中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B6、葉酸、鈣、鐵、鋅等含量較少。長時間只靠面條和咸湯撐飽,正常代謝所需的營養(yǎng)成分供應不足,會影響身體健康。
吃面條的時候,需要搭配多樣化的蔬菜以及肉、蛋、豆制品等。每餐要保證至少150克新鮮蔬菜,建議能超過3種蔬菜品種,再加上50克左右的動物性蛋白食品。比如,切幾片醬牛肉,加個荷包蛋,一把豆腐絲,煮幾棵小油菜,加點胡蘿卜絲,切些圓白菜絲,焯一把蘑菇,再配一兩個涼拌蔬菜,可以提高面條餐中的營養(yǎng)質量。